Close

高速执念打破,是白酒价值新增长的开始

2025-09-01 云酒头条 HaiPress

至8月29日晚间,酒类上市公司2025半年报全部出炉。不出意料,大面积的“降速”成为行业的最大挑战。即便一向“挑大梁”的白酒,也在调整冲击下增势减弱。

中国酒业协会近期披露的数据显示,1-6月,887家规上白酒企业,产量同比下降5.8%;销售收入同比微增0.19%;利润同比下降10.93%。

可见,白酒上市公司出现了发展的“横盘”。多数负增长,部分“不增长”,仅少数头部呈现“低增长”。

必须看到的是,在消费不振、周期困境和场景迭代的当下,业绩没下滑也可视为一种胜利,不仅展现酒企的“含金量”,也是产业韧性的体现。

过去数年,白酒已经习惯了高速度、正增长。这种旧周期的“追求速度”的理念,固然带来了丰厚收益,另一方面也让酒企为之所“困”:如果增长指标只能上不能停、不能下时,便意味着一种“包袱”,不但拉高经营风险,也遏制了企业创新进程。

今年,行业起了“丢下增长包袱”的呼声。

上市公司在半年报中把这种“承压”释放出来,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它不仅意味着“纾压”,也说明行业从调整走向了“修复”阶段。如此未来的加速反弹,也可期待。

可以看到,最近一个月,酒企相继披露半年报,尽管两位数高增长“消失”,但行业人士看待得非常理性,不乏有声音认为“个位数增长算优秀”“小幅下滑在情理之中”“相比其他行业仍显活力”。

云酒头条认为,这是酒业“新增长”的开启。立足新周期,增长不再是绝对的“线性”,而呈现出长周期的螺旋式上升,追求均衡、可持续的发展态势。立足新周期,酒企的心态,不再是上行时亢奋、下行时“躺平”的焦灼,而用更具韧性的心态和行动构筑增长基石。

这也是酒业应该走的长路。从经济规律看,举凡各类产业经历过了高速度增长,尤其达到一定的高规模水平后,都会进入“小步慢牛”的阶段。

当前,白酒发展确实面临一些客观约束,但产业底层逻辑没有发生改变,长周期上升的趋势也可确定,结构性优化也深蕴其中。根基稳固、压力当前、机会在前的三重叠加局面,恰也为酒企创新进化,提供一个难逢的良机。

新增长的赛道,产业的希望之路,也在酒企的创新进化中铺设开来。面对时代智能化浪潮、消费群体代际更迭,白酒正加速向产业本质回归、向消费价值回归,创新突围的路径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因此大增,因此升级。

一方面,白酒固守品质、文化、科技等产业基础;另一方面,酒企用个性化的产品、精准化的营销、多元化的场景、更活力的文化表达、共生的厂商关系,重构“人与酒”的消费关系,用突破性创新的生态价值,开拓增量空间。

上半年,茅台积极开发新产品,以此导入收藏、多人聚饮、宴请等新场景;五粮液、泸州老窖、古井、舍得等推低度白酒开辟年轻消费群体;五粮液、珍酒打破边界用高端精酿开辟新赛道。此外,洋河以高性价比光瓶酒加码火爆的即时零售、酒鬼酒牵手胖动力打造联名“爆款”。

这些动作,都在推动白酒走向真实的消费——通过价值的碰撞、需求的贴合、群体的对接,让更多人喝起来,解决行业高库存痛点同时,也让白酒走上了更多人的餐桌。

白酒的新赛道、新增长已可预判,它是一定出现在消费层面——旧周期是“渠道驱动”,新周期要“消费为王”。

回归价值、创造价值,最后是价值引领,当价值的沉淀长出产业消费的肌理,白酒也将步入更加美好的新周期。

(责任编辑:zx0600)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
      联系我们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