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海底捞业绩下降推新品牌突围,与举高高暂无股权关系

2025-09-08 鳌头财经 HaiPress

近期,海底捞(06862.HK)旗下举高高自助小火锅在多地火热开业,凭借59.9元/人的高性价比吸引众多消费者,开业门店人气爆棚。

然而,海底捞2025年中报却对这一热门品牌只字未提,且从股权结构看二者并无关联。

与此同时,海底捞全国首家臻选店在北京试营业,定位品质火锅客单价高达700元/人。

在海底捞门店数量有增有减、业绩下滑的背景下,这一系列新动作背后有着怎样的考量?

举高高尚无海底捞品牌元素


近期,“海底捞推59.9元自助小火锅”的消息在网上广泛传播。

有报道显示,近日,海底捞旗下自助小火锅品牌举高高自助小火锅在长沙、南京、宁波等多地火热开业,武汉、宜春等地也已准备就绪,即将迎客。特色在于旋转自助式的一人食小火锅,按人头计费,仅需59.9元/人,便可享受到包括6款锅底在内的百余种菜品,还有现烤榴莲披萨、MINI汉堡、车厘子、荔枝等时令水果。

还有报道称,8月9日,海底捞旗下自助小火锅品牌举高高在武汉开出首店。开业当天,面积约240平方米的门店,就接待了700余名顾客,按店内总座位量96个来算,相当于平均每个座位翻台7-8次。开业十几天以来,该店门口几乎天天爆满。

不过,鳌头财经发现,面对如此火爆的市场场景,海底捞2025年中报中,对举高高自助小火锅却只字不提。

2025年中报中,海底捞仅介绍公司稳步推进多品牌发展战略。

自“红石榴计划”提出以来,集团已孵化多个餐饮品牌,带动其他餐厅收入同比明显增长。


2025年上半年,海底捞通过放宽创业门槛、修订完善创业制度、制定引入外部优秀品牌的激励机制,加速创业品牌的布局。

同时,海底捞表示:“我们整合供应链和物业资源、共享人才体系、打通会员系统、强化中台建设,做到资源高效协同,最终实现多品牌发展的战略目标。2025年下半年,现有品牌将聚焦单店模型优化,重点孵化品牌将完成原型店打造。我们会定期对创业品牌进行评估与筛选,集中资源扶持潜力项目,强化多品牌协同效应。”

同时,海底捞介绍,截至2025年6月30日,除海底捞火锅之外,公司还运营14个餐饮品牌共计126家餐厅。

其中,新开“焰请烤肉铺子”46家,截至本报告期末共运营70家。

网络博主发布的宣传视频中,举高高店员肯定其是海底捞旗下品牌,但举高高门店中,没有出现任何海底捞品牌的元素。

有知情人士向鳌头财经透露,举高高的确是海底捞旗下品牌,只因股权关系还没有理顺。

天眼查显示,举高高为长沙举高高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沙举高高”)旗下品牌,成立于2024年10月30日,注册资本为10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李俊云。

从股权结构来看,长沙举高高由上海永经餐饮管理公司100%控股,后者由一围肥(上海)餐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围肥”)100%控股。

一围肥又由金盛记有限公司100%控股,后者是一家在中国香港注册的公司。

一圈下来,目前,举高高品牌在股权结构上与海底捞不存在关联。

大陆自营餐厅一年半减少52家


近期,海底捞宣布,全国首家臻选店在北京试营业。

据悉,海底捞·甄选店主打“甄选四季鲜食材,定义火锅新品味”的粤式海鲜火锅,锅底包括着金汤花胶鸡锅、波士顿龙虾锅、澳门猪骨鸡脚锅,食材皆为精选海鲜与优质禽肉,客单价高达700元/人。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火锅可分为品质火锅市场、大众火锅市场及平价火锅市场。

其中,品质火锅市场指人均消费额人民币120元以上的火锅市场,大众火锅的人均消费额为60-120元,平价火锅市场的人均消费额为人民币60元以下。

海底捞餐厅人均消费在100元左右,属于大众火锅,而甄选店属于品质火锅、举高高属于平价火锅。

按照知情人说法,海底捞旗下品牌如果包含举高高,同时又推出品质火锅,这也是其不得已之举。

2021年,海底捞实现收入411.1亿元,同比增长43.7%;净利润亏损41.6亿元,上年盈利3.09亿元。

海底捞介绍,公司由于2021年闭店计划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以及管理层采取审慎态度计提的减值损失超过36.5亿元。

2021年11月,海底捞决定在同年12月31日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客流量相对较低及经营业绩不如预期的门店,其中部分门店暂时休整、择机重开,休整周期最长不超过两年。

同时,海底捞还开展了“啄木鸟计划”,持续关注经营业绩不佳门店,重建并强化部分职能部门,恢复大区管理体系,强化内部管理和考核机制,收缩业务扩张,以此来进一步改善公司经营状况。

推出“啄木鸟计划”后,截至2021年底,海底捞已有260家海底捞餐厅永久关闭,32家餐厅暂时停业休整。

鳌头财经查阅海底捞历年年报、中报发现——

截至2022年年底,海底捞在中国大陆地区经营1349家海底捞餐厅,在中国港澳台地区经营22家海底捞餐厅,共计1371家。

截至2023年年底,海底捞共经营1374家海底捞餐厅,其中中国大陆地区经营1351家,中国港澳台地区经营23家。

截至2024年年底,海底捞品牌共经营1368家餐厅,其中自营餐厅中国大陆地区共1332家,中国港澳台地区共23家,加盟餐厅共13家。

截至2025年6月底,海底捞火锅方面共经营1363家餐厅,其中自营餐厅中国大陆地区1299家,中国港澳台地区23家,另有加盟餐厅41家。

对比数据来看,近一年半来,海底捞门店数量减少,但整体变化不大。

细分来看,海底捞自营餐厅中国大陆地区一年半减少了52家,能保住整体门店数量相对稳定,得益于公司加盟餐厅的大幅增长。

同比来看,截至2025年上半年底,海底捞自营餐厅数量为1322家,较上年同期为1343家净减少21家;加盟餐厅数量为41家,较上年同期1家净增长40家。

业绩方面,上半年,海底捞实现营收207.03亿元,同比下降3.7%;集团核心经营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24.08亿元,同比下降14.0%;利润17.546亿元,同比下降13.7%。

海底捞表示,公司利润下降主要受翻台率下降以及产品、场景等创新模式方面的初期调整影响。

有行业人士向鳌头财经表示,从举高高自助小火锅的神秘“隐身”到臻选店的高调亮相,海底捞在多品牌发展道路上动作不断。在经历业绩亏损、门店调整后,海底捞正试图通过向上、向下布局新品牌等方式寻求突破。

然而,新品牌能否真正助力海底捞扭转业绩下滑态势,在竞争激烈的火锅市场中开辟新天地,仍有待市场和时间的检验。

(责任编辑:zx0600)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
      联系我们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