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高通涉垄断被查或因踩监管底线 规则面前无例外

2025-10-11 HaiPress

高通涉垄断被查或因踩监管底线 规则面前无例外!当全球芯片巨头高通因一桩未申报的收购案成为中国反垄断调查的对象,这并非偶然。2025年10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通报对高通收购Autotalks公司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立案调查,这一消息如同信号弹,揭示了监管机构对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底线要求。在智能汽车芯片这个万亿赛道上,这场调查不仅揭露了高通的合规漏洞,也反映了全球科技巨头在新兴领域普遍存在的“规则侥幸”。

高通此次涉案的收购对象Autotalks是一家以色列公司,在车规级V2X通信芯片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其产品已进入宝马、大众等车企的前装供应链。高通作为全球移动芯片霸主,早已通过收购恩智浦部分汽车业务切入智能汽车领域,2024年其汽车芯片营收达128亿美元,同比增长45%。高通与Autotalks的结合可能对智能汽车核心通信链路产生潜在垄断,挤压其他创新者的生存空间,甚至导致行业陷入“技术锁定”风险。根据《反垄断法》第二十五条,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时,必须事先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未申报不得实施集中。高通此次“未依法申报”,触碰了这条红线。

过去十年,中国反垄断调查从针对外资的误解逐步走向一视同仁的规则化治理。2021年对阿里巴巴的罚款,2022年对美团的处罚,2023年对知网的处罚,再到如今对高通的立案,监管逻辑始终清晰:无论内资外资,无论规模大小,只要涉及垄断行为,就必然面临调查。这种进化背后是中国从“市场换技术”到“规则护创新”的战略转向。智能汽车产业作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制高点,中国不仅要培育本土企业,更要打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此时对高通的调查旨在维护市场竞争,让地平线、黑芝麻等本土芯片企业获得喘息空间,让车企在选择芯片时有更多议价权,最终让消费者享受技术进步的红利。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
      联系我们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