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窝囊游”订单火爆、夜游搜索涨200%:超级黄金周收官,旅游消费转向“情绪价值”新赛道?

2025-10-11 中华网财经 HaiPress

文丨罗曾

2025年国庆中秋“超级黄金周”正式收官。作为观察消费复苏与结构变迁的重要窗口,今年小长假旅游消费数据清晰地指向一个趋势:中国旅游市场正在经历一场由“情绪价值”驱动的结构性升级——游客不再只为风景买单,更愿为体验、为内容、为松弛感付费。

中华网财经从携程发布的《2025国庆中秋双节旅游报告》及多省份落地数据了解到,旅游消费正从“规模增长”迈向“质量升级”,情绪体验、深度沉浸与节奏自主,成为驱动市场增长的新引擎。

在今年长达8天的假期中,长途旅行意愿显著增强。携程报告指出,国内长途游订单占比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北京、成都、上海、西安、重庆等传统热门城市依旧领跑,但增长动能明显向西部、边疆及小众目的地扩散。

内蒙古、西藏两地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幅均达33%,新疆增长31%,青海、宁夏也分别实现25%和22%的高增长。这些地区凭借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底蕴,成为越来越多人追寻“诗与远方”的目的地。

与此同时,一批原本低调的小城凭借差异化体验成功“出圈”。泰安因泰山风景区及配套体验提升,整体订单激增72%;湖州增长40%,秦皇岛、开封、宁波等城市增幅也超过30%。这些小城不再只是“过境地”,而是成为都市人寻求治愈与沉浸的“心灵栖息地”。

如果说往年国庆是“赶景点式旅游”,那么今年则明显转向“情绪表达型旅行”。携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沈佳旎指出,这个超级黄金周反映出旅游消费的核心转向“体验”,旅客不局限于“到达”目的地,而是渴望“融入”。

这种由表及里的需求变迁,催生了一系列新业态:例如拒绝疲惫的“窝囊游”——电梯上山、滑道下山、酒店躺平等“低能耗旅行”方式广受欢迎,其中台州神仙居、莽山五指峰等设有无障碍设施的景区,门票订单增幅介于20%至100%;此外,包车游成为品质之选,境内如北京包车订单增长75%,四川阿坝等地翻倍;出境包车订单更是同比增长120%,日本、斯里木卡等目的地GMV增幅显著;与此同时,夜游经济爆发式增长,“夜游”在携程上的搜索热度环比增幅超200%,石家庄荣国府夜游、上海浦东美术馆夜间场、无锡拈花湾无人机秀等项目热度飙升,显示出游客对“昼夜双场景”体验的强烈需求。

面对长假期间资源紧张与价格高企,“分段式出行”逐渐常态化。不少游客选择在9月25日至30日提前出发,或在10月3日至4日、甚至节后开启旅程,以获取更优价格与更好体验。

数据显示,假期中段机票价格较前两日下降超30%,节后部分航线价格腰斩。上海—重庆、西安—呼和浩特等线路降价超50%。与此同时,节后错峰订单显著上涨,石家庄、武汉、西安等地订单同比分别增长100%、68%和40%。这一变化不仅缓解了景区与交通系统的峰值压力,也体现出消费者日趋理性的出行策略与对旅行品质的更高追求。

出境游方面,日本、泰国、马来西亚等短线目的地仍是主流,但欧洲长线游增势明显,冰岛、挪威订单翻倍,西班牙、意大利等地增幅约七成。

入境游市场同样亮眼。得益于中国对多国免签政策的持续发酵,韩国、美国、俄罗斯等国游客积极来访。适逢中秋,外国游客参与制作月饼、编制宫灯、汉服赏月等活动,体现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溢出效应。

从边疆崛起到小城出圈,从夜游经济到错峰成潮,从包车深度游到跨境文化互动——旅游产业的供给体系正加速重构,以适应愈发成熟、挑剔且具有自我表达意愿的消费者。未来,能否捕捉并回应游客的“情绪需求”,将成为旅游企业、景区乃至城市竞争的关键。

(责任编辑:zx0280)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
      联系我们   SiteMap